水玻璃(又称泡花碱)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状熔体,成分是碱金属硅酸盐。
制造水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砂(SiO2)与纯碱(Na2CO3),原料经磨细,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玻璃炉内以1300~1400C温度熔化,生成硅酸钠,然后在水中加热溶解而成液体水玻璃。 液态水玻璃是透明、微黄或灰白色的浓稠液体,能溶于水。稀稠度可用加热浓缩或加水稀释的方法来调节。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水玻璃模数为2.6~2.8。
水玻璃之所以能作为胶凝材料使用,主要是因为水玻璃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无定型硅胶,硅胶逐渐脱水干燥而硬化。由于空气中CO2浓度低,故上述自然硬化过程极为缓慢,甚至长达数月之久,为加速硬化,通常用氟硅酸钠作为促硬剂。加人氟硅酸钠不仅能加速硬化,同时还能提高水玻璃的抗水性与强度。氟硅酸钠的加人量以水玻璃重量的12%~15%为宜。
水玻璃具有抵抗多数无机酸(盐酸、硝酸、硫酸等)和有机酸(醋酸、草酸、蚁酸等)腐蚀的能力,故常用于制作耐酸材料。此外,水玻璃还常用作耐热砂浆、耐热混凝土、防水涂料以及加固土壤、加固混凝土结构及砖石砌体的胶结材料。也可作为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等保温材料制品的胶结材料。水玻璃不耐氢氟酸、热磷粉与碱的腐蚀。水玻璃也不宜用于长期受水浸润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