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璃网
参与问答,赢取奖品   从这里开始>>
百事通首页 > 知识库 > 玻璃钢筋混凝土
  • 玻璃钢筋混凝土

  • 评论:0  浏览:2213  发布时间:2006/7/14
  •    玻璃钢筋混凝土是用玻璃钢筋增强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材料,比普通钢筋混凝土,可提高其耐腐蚀性能、综合结构性能及其使用寿命。近年来,国外已成功地研究开发了这种新型建筑材料。实践证明,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  

      日本和德国最早成功地在桥梁上采用玻璃钢筋混凝土。日本研制成功碳/环氧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在公路桥梁上首先使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了E玻璃纤维/聚酯玻璃钢拉挤杆,作为混凝土的增强材料,将19根拉挤杆拧在一起,作为一根增强筋使用,工作荷载可达600KN。1980年,在Dusseldorf跨度为 7米长的桥上,也采用了预应力玻璃钢筋混凝土。1986年,在15米宽的双跨度桥上,用了59根玻璃钢筋做后拉伸构件。巴斯夫公司,在化工厂68米长的桥上,也使用了玻璃钢筋混凝土。美国南达科州矿业技术学校,在桥板上使用了玻璃钢{TodayHot}筋混凝土,其S-2 玻纤含量为80%,乙烯基酯含量为20%。预测该桥板的使用寿命为 50~100年。  


      另外,美国 TVA电力系统公司采用玻纤/乙烯基酯树脂玻璃钢筋混凝土,作为并联电抗器的地基材料,面积为3×3平方米。由于具有优越的抗磁性,该地基至今没有因发热而产生出裂纹。日本也已在地磁观测所的地基上,采用了玻璃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建筑材料,还可应用在桥桩、隧道、幕墙、海滩上的粮仓及盐池设施等方面。  


      玻璃钢筋即玻璃钢杆,可采用拉挤、电加热、格栅等成型方法制成不同的结构形式。最快和最有效的制作方法是拉挤工艺。它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制品的结构性能好。玻璃纤维、芳纶纤维和碳纤维,均可作为拉挤杆的增强材料。环氧、聚酯和乙烯基酯为常用的基体材料。格栅成型方法是日本最先发明的成型工艺,采用新的销钉缠绕方法,用连续工艺设备成型。格栅可做成二维的,也可做成三维的,以解决格栅和接点连接问题。生产速度一般可达每分钟0.5~1.5米。每小时产量约为 60~180平方米。  


      日本鹿岛建设公司和住友化学工业公司研制开发了一种电加热成型方法,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这种新方法是将直径为 1厘米的碳纤维束预浸制成绳状预浸料,在端部加上电极,靠电阻加热使其固化,每米加10伏电压,30分钟达到 150℃的固化温度。这种成型工艺可以不用专门成型设备,形状可以随意制造。  


      由于玻璃钢杆表面光滑,因此,使用前尚需对光杆进行打磨、粘砂等处理,以使表面粗糙,增加与混凝土的粘接力。也可采用缠绕法,在粗杆上等距离地缠绕出凸缘,制成带筋的玻璃钢筋。若将许多根细杆体拧在一起,也可起到提高与混凝土的咬合力的作用。拉挤玻璃钢杆用作预应力或后拉伸构件使用时,其端部都需锚固,以增加其抗滑移能力。  


      可采用外楔形、圆头形、粘接形或圆锥形等锚固方式。为避免在常应力下的损伤,预应力值不能超过极限拉伸强度的40%为宜。

查看更多相关知识
热点知识推荐
上周贡献知识排行
  • 答人昵称
  • 贡献知识数
玻璃通服务 | 标王服务 | 网站建设 | 关于本网 | 联系我们 | 站点导航 | 帮助中心
中玻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3 咨询热线:0571-8993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