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璃网
参与问答,赢取奖品   从这里开始>>
百事通首页 > 知识库 > 丝路寻踪之——丝绸与玻璃
  • 丝路寻踪之——丝绸与玻璃

  • 评论:0  浏览:1962  发布时间:2007/2/27
  •     在罗马Genzano的船博物馆里,一尊1900多年前的大理石雕像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衣物线条表现出的质感,不像通常的棉布或者亚麻,更像中国的丝绸。

      听说这尊雕像刻于公元34年,邓友民研究员想起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的《自然史》,其中对中国丝绸为罗马贵族追捧有详细的描述:“赛里斯国{TodayHot}(也就是今天的中国)林中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富豪贵族之夫人娇媛,裁成衣裳,光辉夺目……(罗马)奢侈之风,由来渐矣。”“至于今代,乃见凿通金山,远赴赛里斯以取衣料。”普林尼生于公元23年,卒于79年,可见中国的丝绸早在西汉时期就运至罗马,并成为当时贵族购买的奢侈品,以至于“吾国之金钱每年流入印度、赛里斯及阿拉伯半岛三地者,不下一万万赛斯透司(当时的货币)。”


      玻璃制品在唐长安西市的发掘和在法门寺的使用,再次证明丝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作用。唐史专家胡戟教授说,中国在周代就有琉璃材料,但长期以来没有做成玻璃器皿,而是被用作装饰点缀的材料。据当年沈从文分析,中国的玻璃制造业远逊于欧洲,是因中国的瓷器、玉器发达,制约了玻璃工业的发展。胡戟说,就如丝绸之于古罗马,在唐朝,如果谁能送人一个玻璃酒杯,那是非常上档次的礼品,因为玻璃是很奢侈的物件。


      如今,在水城威尼斯,仍有10多家玻璃加工厂。传统的手工艺生产出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玻璃制品,古典的威尼斯红和充满抽象线条的现代玻璃工艺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手工艺人现场的玻璃制作表演更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而中国却不再出品世界顶级的丝绸产品,如今的意大利城市科莫(Como)被誉为世界丝绸之都,世界丝绸博览会也在意大利举办。


      中国还能够重塑丝绸创始国的地位吗?那些已艺术化的手工艺还能在工业化的今天保留下来并脱颖而出吗?大唐西市已向威尼斯一家玻璃加工厂发出邀请,在西市遗址开一家原汁原味的玻璃制品加工销售店。这也是一种尝试吧。

查看更多相关知识
热点知识推荐
上周贡献知识排行
  • 答人昵称
  • 贡献知识数
玻璃通服务 | 标王服务 | 网站建设 | 关于本网 | 联系我们 | 站点导航 | 帮助中心
中玻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3 咨询热线:0571-8993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