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将为
玻璃行业健康发展带来新的希望。2007年玻璃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并购重组或将加速。
据了解,目前国内玻璃企业90%以上的产品都是低端的平板玻璃,而且52家
浮法玻璃企业平均规模只有683万重量箱,而国外前四位的跨国玻璃公司就集中了世界41%的平板玻璃和超过50%的深加工玻璃产量。由于产品同质竞争严重,{TodayHot}国内玻璃行业陷入低价抢争市场的竞争状态,很多企业尽管取得了市场份额,但盈利减少。此外,原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不堪重负。9家玻璃类上市公司的2006年半年报显示,其利润总额合计为2.65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减少3.51亿元,下降幅度达到56.98%。
为迅速扭转国内平板玻璃工业产能过剩、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的局面,国家发改委联合六部委于2006年底出台了《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招商证券研究员李凡表示,由于目前2007年预计投产的玻璃生产线已经明显减少,出台调控政策将会进一步减少玻璃未来的新增产能,在需求保持12-15%增速而且产能弹性非常小的情况下,2008年玻璃行业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李凡同时表示,结构性调整将改变深加工企业利润受行业利润波动明显影响的现状。深加工比率的提高将改变平板玻璃行业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一家公司在浮法玻璃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将取决于公司在深加工的市场份额。{HotTag}
尽管整个玻璃行业陷入盈利困境,景气度下降,但也由此从低端价格竞争开始进入内在实力竞争过程,为一些寻求投资的战略投资者、寻求并购的企业提供了机会。六部委发布的文件中也规定,有关部门将制定支持大集团发展的具体政策,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形成10家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增强其在区域市场的调整能力。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玻璃生产总量31%的份额,但却散落在近300家大、中、小企业中,无法与世界五大集团公司相抗衡。而且,普通浮法、平板玻璃等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却仍然供不应求。
“如果维持现状,企业不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玻璃集团,改变产业结构,将很难改变现行产业低迷的现状。”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玻璃行业产能已经过剩,大规模建新线来生产高端玻璃产品的可能性并不大,扩张的途径将更多的是通过兼并、收购整合的方式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