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伦敦桥、泰姬陵、巴黎圣母院、埃及金字塔……走进呼兰区居民孟庆霄的工作室,就会看到这些精雕细刻,晶莹剔透的玻璃建筑。
今年30多岁的孟庆霄告诉记者,他是搞装潢设计的,{TodayHot}很喜欢冰灯,可一到春天冰就会融化。他就想,有没有一种材料可以凝固这种美丽,做出像冰灯一样效果的艺术品,于是,他就尝试着用玻璃雕刻模仿冰雕。为了研究建筑的结构,他亲自到北京天坛、故宫参观,从各个角度进行拍摄。而没有亲眼见过的国外建筑,他到处搜集资料,认真研究,计算比例。用玻璃做材料,手上出现大大小小的割伤是常事,纱布、药水成了家庭必备品,光是创可贴就用了几十个。
微缩这些庞大的建筑没有点耐心和决心是不行的,从1.5米?菖2米的玻璃板上割下一小块一小块的玻璃片,按照1?誜150或者1?誜200等比例搭建成建筑,再在里面安装上五颜六色的射灯。完成这些建筑,孟庆霄用了2500公斤玻璃,100多个射灯,仅材料费就花费了上万元。
从2000年至今,孟庆霄用5年多的时间做了40多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