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璃网
参与问答,赢取奖品   从这里开始>>
百事通首页 > 知识库 > 玻璃艺术中的吹制技法
  • 玻璃艺术中的吹制技法

  • 评论:0  浏览:1698  发布时间:2006/9/29
  • 吹制技术是利用玻璃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可塑性的特点,使用中空的铁棍从炉中挑出玻璃料,一个人在一端吹气,另一端的玻璃料即被吹成球形。这时可以通过剪刀、模具等工具来塑型。吹制操作通常需要几个人合作完成。
      作为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基本的玻璃制造技术,吹制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艺术家中掀起了新的波澜,成为当时最引人注目的领域,对这项技术的探讨和挖掘甚至阻碍了其他技术的发明和拓展。玛文·利波斯基(Marvin Lipofsky)和戴尔·奇胡利(Dale Chihuli)不仅统领了这一时期的吹制技术,并且始终以它为主要的创作手法。戴尔·奇胡利是现代美国玻璃艺术界的重要人物。1941年,他出生于美国的华盛顿,曾是利特莱顿的学生。他的作品立意清新,容易使人产生具象的联想。尺寸颇大的作品中柔和的曲线、绚丽的色彩、变化微妙的形体,给人柔软的感觉。仿佛微风吹来就能将形体改变,这使得玻璃材质中冷峻、坚硬的特性不再为人所见,展现的只是它晶莹、剔透的一面。通过玻璃的透明性来显示作品的现代感,他将吹制技术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奇胡利的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他的工作方式。1976年,他因为事故导致一只眼睛失明,使他丧失了领班的工作,但他并不放弃,仍以吹制技术来完成自己的创作。他在西雅图的工作室中领导8至10人进行创作,由他指导、观察、建议、把握他们的作品风格。很多人都是通过与戴尔合作,积累了工作经验,若干年后成为独立的艺术家。奇胡利和他的创作小组是美国工作室玻璃运动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玻璃在这儿创造的奇迹,以及奇胡利的工作方式对人们如何认识、制造玻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索尼娅·布罗达(Sonia Blomdahl)运用吹制技术制作的器皿不仅具有实际的功能,而且也是她心目中完整、平衡的象征。她将两种色球结合的过程变为艺术的方式。
      虽然吹制技术能够体现鲜明的个性,但很大程度上依靠偶然性,局限性也相当明显。于是,更多的艺术家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吹制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查看更多相关知识
热点知识推荐
上周贡献知识排行
  • 答人昵称
  • 贡献知识数
玻璃通服务 | 标王服务 | 网站建设 | 关于本网 | 联系我们 | 站点导航 | 帮助中心
中玻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3 咨询热线:0571-8993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