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璃网
参与问答,赢取奖品   从这里开始>>
百事通首页 > 知识库 > 中空玻璃测试方法
  • 中空玻璃测试方法

  • 评论:0  浏览:2057  发布时间:2006/7/14
  • 标准名称  中空玻璃测试方法
    标准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英)  Testing method of insulating glass
    国际代码  UDC 666.155 :620.1
    标准号  GB 7020-86
    标准正文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胶封双层中空玻璃的露点、密封、紫外线照射、高温高湿、气候循环试验。


    2 试样制备


    2.1 由4mm厚的浮法或普通平板玻璃制成,长510[+3]0mm,空间间距为12的双层中空玻璃试样20块。


    2.2 试样标志要清楚,并在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方面应有充分的代表性。


    2.3 试样擦拭后,分别置于梯形箱体,内装4个20W日光灯制成的观察箱内的框架上,然后开灯,在离试样2m处,视线与试样垂直观观察。如果玻璃内表面有污物存在,则不能用于试验。


    2.4 20块试样通过密封、露点试验后,按下表分配数量进行试验:





















    试验名称

    试验数据

    备用数据

    紫外线照射试验

    2

    2

    气候循环试验

    4

    2

    高温高湿试验

    8

    2


    3 试验


    3.1 密封试验


    3.1.1 仪器设备


    3.1.1.1 真空箱: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能达到试验要求真空的箱子。真空箱内装有测量厚度变化的支架和百分表。


    3.1.2 试验准备


    试验前,试样应在23±2℃的环境温度内放置12h以上。


    3.1.3 试验步骤


    3.1.3.1 将试样分批放入真空箱内,安装在装有百分表的支架中。


    3.1.3.2 把百分表调整到零点或记下百分表的初始读数。


    3.1.3.3 试验时把真空箱内压力降到低于环境气压10±0.5kPa(100±5mbar)。在到达低压后5~10min内记下百分表读数,计算出厚度增长值d1。


    3.1.3.4 保持低压2.5h后,在5min内再记百分表的读数,计算出厚度增长值dz。


    3.1.3.5 渗漏偏差规定


    a.厚度增长值d1必须≥0.8mm为不渗漏。


               d2-d1
    b.2.5h后厚度增长偏差δ=________×100<15%为不渗漏

                  d1


    3.2 露点试验


    3.2.1 仪器设备


    露点仪:测量管的高度为300mm,测量表面直径为φ50mm;


    温度计:测量范围为-80~30℃,精度为1℃。


    3.2.2 试验准备


    试验前将全部试样在温度23±2℃,相对湿度30~75℃的条件下放置一周。


    3.2.3 试验步骤


    3.2.3.1 向露点仪的容器中注入深约25mm的乙醇或丙酮,再加入干冰,使其温度冷却到等于或低于-40℃,并在试验中保持该温度。


    3.2.3.2 将试样水平放置,在上表面涂一层乙醇或丙酮,使露点仪与该表面紧密接触,停留3min。


    3.2.3.3 移开露点仪,立刻观察玻璃试样的内表面上有无结露或结霜。


    3.3 紫外线照射试验


    3.3.1 仪器设备


    紫外线试验箱:箱体尺寸为560mm×560mm×560mm,内装由紫铜板制成φ150mm的冷却盘2个及测量温度用WSS型0~100℃的温度计。


    光源为MLV型300W紫外线灯,电压为220±5V,其输出功率不低于40W/M[2]。每次试验前必须用照度计检查光源输出功率。


    3.3.2 试验装备


    试验时,试验箱内温度为50±3℃,其箱外环境温度为23±2℃。


    3.33 试验步骤


    3.3.3.1 在试验箱内放2块试样,试样放置如图4,使其与光源相距300mm,在每块试样中心表面各放置冷却板,然后连续通水冷却,进口水温保持在16±2℃,冷却板进出口水温相差不得超过2℃。


    3.3.3.2 紫外线连连续照射168h后,把试样移出放到23±2℃温度下存放一周,然后擦净表面。


    3.3.3.3 按照2.3观察试样的内表面有无雾状、油状或其他污物。


    3.3.3.4 如果有1块或2块试样有雾、油或者其他污物,可另取2块备用试样重新试验,在试验中,试样破碎可以更换。


    3.4 气候循环试验


    3.4.1 仪器设备


    气候试验装置:由加热、冷却、喷水、吹风及能够达到模拟气候变化要求的部件构成。


    3.4.2 试验准备


    取未经3.3试验的4块试样装在气候试验装置的框架上,试样的一个表面暴露在气候循环条件下,另一表面暴露在环境温度下,安装时注意不要使试样产生机械应力。


    3.4.3 试验步骤


    3.4.3.1 气候试验进行320个连续循环,每个循环周期分为三阶段。


    a.加热阶段:时间搂90±1min,在60±30min内加热到52±2℃,其余时间保温


    b.冷却阶段:时间90±1min,冷却25min后用24±3℃的水向试样表面喷5min,其余时间通风冷却。


    c.制冷阶段:时间90±1min,在60±30min内装温度降低到-15±2℃,其余时间保温试验最初50个循环里最多允许2块试样破裂,可用备用试样更换,更换后继续试验。


    3.4.3.2 完成320次循环后,移出试样,在23±2℃和相对湿度30~75%的条件下放置一周,然后测量露点。


    3.5 高温高湿试验


    3.5.1 仪器设备


    高温高湿试验箱(见图6):它由加热、喷水装置的构成能够达到试验要求的温度和湿度。


    3.5.2 试验条件


    取未经3.3和3.4试验的8块试样放置在相对湿度大于95%的高温高湿试验箱内,在箱壁和隔板之间连续喷水,使温度在25±3℃~55±3℃之间的规律变动。


    3.5.3 试验步骤


    3.5.3.1 试验要进行224次循环,每个循环分为两个阶段


    a.加热阶段:时间140±1min,在90±1min内把箱内温度升高到55±3℃,其余时间保温。


    b.冷却阶段:时间40±1min,在30±1min内把箱内温度降低到25±3℃,其余时间保温。


    3.5.3.2 试验最初50个循环里最多允许有2块试样破裂,可以更换,更换后继续试验。


    3.5.3.3 完成224次循环后移出试样,在温度23±2℃,相对湿度30~75%之间放置一周,然后测量露点。


    4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a.试样尺寸。


    b.玻璃厚度,空气层厚度。


    c.干燥剂类型和数量,密封胶类型及制作工艺。


    d.生产厂名称,生产日期。


    e.试验结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秦皇岛玻璃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庆儒、药晓勤、姜英顺。

查看更多相关知识
热点知识推荐
上周贡献知识排行
  • 答人昵称
  • 贡献知识数
玻璃通服务 | 标王服务 | 网站建设 | 关于本网 | 联系我们 | 站点导航 | 帮助中心
中玻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3 咨询热线:0571-8993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