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3 浏览:4162 提问时间:2010/3/16
- 现在市场中单道密封仍然很多,在国标中也没有明确禁止.大家对这一问题怎样认识?请赐教!

-
- 引用:原始发布者为 老郭:我想说国标中单道密封,规定的数据(打胶厚度)显然不是说热融胶,而是指用硅酮或聚硫时.因为热融胶只需一两毫米厚. 多谢捧场!!!!! 的确,"国标中单道密封,规定的数据(打胶厚度)显然不是说热融胶,而是指用硅酮或聚硫时",可能因为当时国内没有热融胶应用的缘故造成的. 与国标不同,国外的标准(如美国ASTM, 加拿大CGSB和欧标EN)中都没有规定采用那种密封结构(单道还是双道)和胶层厚度.但是我对你所说的"热融胶只需一两毫米厚"表示疑义.原因如下:(1) 这种说法源于代理美国热融胶的天津美加腾公司. 但国外的胶厂,无论是美国的富乐还是法国的乐杰福,都否认过曾经向他们的代理商说过,胶层厚度打一两毫米厚就可以. 事实上,他们都认为一两毫米厚的胶层厚是十分危险的.(2) 美国SIGMA (密封中空玻璃厂家协会)的技术资料(TB-1201-89(91))中对不同密封结构和胶的最小厚度,做过明确规定. 现摘录于此. 单道密封热融胶(胶层总厚度6.35mm, 其中铝间隔条背面的胶层厚度3.18mm),聚硫胶和聚氨酯(胶层总厚度8 mm, 其中铝间隔条背面的胶层厚度3.18mm).(3)国标中对单道密封的总厚度规定是10±2mm,从示意图上看,我认为是一个错误. 原因很简单,单道密封不可能将胶打在间隔条的两侧(亦即双道密封中的PIB位置). 因此,单道密封的总厚度应等于双道密封中结构胶的厚度,即5-7mm, 其中铝间隔条背面的胶层厚度为2.5-3mm.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间隔条的肩高等于4mm,那么隔条背面的胶厚是6mm(=10-4),这显然不是标准编制人的本意.(4)由此可以看出,胶层的总厚度与其中隔条背面的胶的厚度是两个截然不同概念,不能混淆. 你所说的1-2mm胶厚应该制的是隔条背面的胶厚,如果加上间隔条肩部胶的厚度,总的厚度应不少于5.4mm, 与国标是基本相同的.(5) 进一步说,厂家的代理是在做市场营销,不区分两个概念,可能有他们的道理. 此外,国标中的单道密封不可能指硅酮. 硅酮的MVTR太高不能用做单道密封,你我都知道的这点行业常识,我想编制标准的专家们不会不知道.
- 回答时间:2010/3/16
-
修改回答
删除回答
-
查看更多相关问题
玻璃通服务 |
标王服务 |
网站建设 |
关于本网 |
联系我们 |
站点导航 |
帮助中心
中玻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3 咨询热线:0571-89938883